◆日本大力扶持发展氢能源产业
日本是一个岛国,由于自身资源的匮乏,若想摆脱对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度依赖,必须要另辟蹊径。也正是因为如此,使日本在氢能源发展方面走在世界的前列。
在能源方面,日本对氢能源的发展十分重视,早在2017年12月份,日本政府便发布了“氢能源基本战略”,从氢气供给和氢气使用两个方面制订规划。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日本东京已经建成约100处高压氢气加注站,根据氢能源基本战略规划预计到2030年,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保有量将达到80万辆,其中氢燃料电池公共巴士将达到1200辆,氢气价格也将从每标准立方米100日元降至每标准立方米30日元,从基础设施的建设可以看出,日本对氢燃料发展的决心以及未来市场的看好。
◆多家乘用车企业发力氢能源车型
由于日本国家层面对氢能源的重视,丰田、本田很早便开始针对氢能源产业进行研发,丰田首款氢燃料电池车—Mirai于2014年12月在日本正式上市,同时丰田宣布在全球范围内开放5680项有关氢燃料电池技术的专利,其中包括丰田Mirai的1970项关键技术。
与此同时,丰田不仅仅在日本对氢燃料车进行投放,还在江苏常熟建设了研发基地,并在2017年10月对丰田Mirai氢燃料电池车启动国内首次路试,新车在常熟丰田中国研发中心(TMEC)加氢站周边进行国内首次路试,路试评估了国内氢能源车的用车环境、可靠性等方面的因素,据丰田官方表示,此次氢能源车国内首次路试将有利于日后在国内推广氢能源车,进行有利的铺垫。
另外,早在2012年,丰田和宝马便宣布了双方将在氢燃料电池驱动系统等领域将构建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宝马计划将于2020年量产I系列氢燃料电池汽车。在2019亚洲CES车展上,奔驰GLC F-CELL车型在国内正式首发,奔驰GLC F-CELL是奔驰首款氢燃料电池动力车型,奔驰GLC F-CELL基于GLC燃油版车型打造,续航里程达437km。
其实不仅仅是外资车企专注于氢能源车型的研发,在我国国内,今年上海车展上,武汉专注于氢能源研发的企业格罗夫推出了首款氢能源车型—格兰尼,使这个不被大家所熟悉的企业进入大众的视野。格罗夫首款氢能源车—格兰尼是由意大利宾尼法利纳亲自操刀设计的,定位为一款高端运动轿跑,不仅氢能源的技术很吸晴,外观也同样不俗。
与此同时,格罗夫还与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政府签署《上海格罗夫氢能汽车创新发展总部基地战略合作协议》,其华东区域总部基地将落户上海嘉定,未来格罗夫将依托上海在资源、技术、地理位置方面的优势,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建设全球领先的氢能汽车全产业链创新资源,打造氢能汽车整车研发总部基地,培育打造氢能源产业集群。
除了格罗夫这个专注于氢能源研发的企业,目前我国国内也有越来越多的乘用车企业将步入氢能源车的研发行列,在2018年11月16日,WEY品牌两周年庆典上,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首次表示,预计在2022年,WEY品牌将推出首款氢燃料电池量产车型。
比亚迪王朝网全新车型唐L上市,推出DM混动与EV纯电两种版本,唐L售价22.98万-28.98万元。新车以混动长续航、大七座空间和智能化配置为核心卖点。
4月9日,上汽大通G50混动版上市,领航版售价13.98万元,旗舰版14.98万元。新车以“真大空间、真低油耗、真长续航”三大核心卖点,直击用户出行痛点。
如果说现款凌渡L长了一张经典的大众扑克脸,稳重中带着“莫挨老子”的那劲儿。那新款就是引擎盖下藏了个“微笑唇”中网,配上全新开眼角LED大灯,更活泼,更平易近人。
随着4月上海车展的临近,大众汽车也将借此契机推出三款全新概念车型,同时也彰显了大众“在中国,为中国”的战略。根据消息显示,大众汽车将推出两跨跨界车型以及一款三厢车型,其中一款是来自大众安徽的纯电动车,另一款是来自上汽大众的增程式动力系统的B级SUV。此外,还有一款来自一汽-大众的电动三厢车,并将再次为整个车型阵容锦上添花。
在探陆刚有雏形那会,合资SUV 的扛把子是汉兰达,那会卖20万以上的都镖着汉兰达比来比去的。东风日产其实有好几个选项和方案,大家提到的最多的就是把探路者 Pathfinder 国产化。